• <nav id="k2ka2"></nav>
  • <menu id="k2ka2"></menu>
  • —— 咨询电话 ——

    186-7355-0711/

    0735-2274118

    新闻中心NEWS
    热门推荐
    智能家居
    智能建筑
    舞台灯光音响
    联系我们 CONTACT

    24小时咨询热线:

    18673550711

    郴州昊天科技贸易有限公司
    联系人:毛先生
    手机:18673550711
    电话:0735-2274118
    地址: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骆仙西路西子山庄18座别墅

    新闻中心

    机房系统设计方案

    作者: 本站 来源: 本站 时间:2021年10月21日

    一、项目概况 

    本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于XX调度大楼,机房定在2楼,整个机房建筑面积约53平方米,层高2.8米。弱电线路采用楼层交换架构,建设中须实现内外网分离:外网核心交换机放置机房内,通过六类屏蔽网线与外网楼层交换机(1-7楼各一台48口楼层汇聚交换机、8-9楼各一台24口汇聚交换汇聚)通讯;内网路由器、核心交换机放置机房内,通过六类屏蔽网线与内网楼层交换机(1-7楼各一台48口楼层汇聚交换、营业大厅一台24口交换汇聚)进行通讯;核心交换机与楼层交换机之间采用双网线做端口聚合、端口速率设置为全千兆/全双工,整体需通过专业技术人员设计施工,布局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房。

    整个工程项目主要程包括:新调度大楼机房所需的配电系统、空调系统、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机房新风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机房动环监控系统、网络设备及基础装饰装修等部分。涉及机房深化设计、设备采购与供应、装修施工、设备安装和调试、各系统的集成,人员培训和售后维护服务等部分。

    机房工程的设计要注重各系统(配电、空调、新风、消防、综合布线等)之间的融合、节能与安全。为保证网络和主机服务器等精密设备能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此次机房设计与施工实现的功能指标以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设计依据,原则上遵循《规范》中的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要求,部分因场所等条件有限制的,参考了B级要求;其次,机房是由十多个分系统组成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我们设计过程中从多元系统性的角度考虑。

    二、 设计方向

    机房需兼顾未来5-10年后续信息化建设扩展的需求,以满足并支撑XX数据中心信息系统运行的需要。

    三、设计要求

    机房工程为一站式"交钥匙"工程,建成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计算机机房系统?;棵婊?3平米,建设须遵循以下原则:

    3.1、安全性:机房的设计与建设必须确?;康陌踩煽?,充分考虑防火、防水、防盗、保密、接地、防雷、防干扰、降噪及地面承重等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计算机机房系统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微机电子设备对温度、湿度、洁净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要求机房全封闭设计;

    3.2、可靠性:采用优良的材料和性能优越可靠的设备,配套规范的施工工艺技术,确?;扛鞲龌方诙及踩煽?。

    3.3、实用性和先进性: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处理与业务需要。

    3.4、扩展性:仅能支持现有的系统,还能在空间布局、系统容量等方面有充分的扩展余地,便于系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3.5、标准性及开放性:严格按国家关于计算机机房的有关标准设计。

    3.6、整体性:机房工程是一个整体,应考虑各系统的色调、布局、格调及效果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3.7、经济性: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机房,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尽可能保留并延长已有系统的投资,充分利用以往的投入。

    3.8、可管理性:由于机房具有一定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可杓浦?,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所选用的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功能,同时条用先进和管理监控系统设备及软件,实现先进的集中管理监控,实时监控、监测整个机房的运行状况,实时灯光、语音报警,实时事件记录。

    四、设计依据

    本机房按国家B类机房标准设计,遵循以下国家相关的标准、规范、要求: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6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SJ/T 30003-93

    《电子计算机机房场地通用规范》 GB 2887-2000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4943-2001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0-2001

    《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GB6650-8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92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J133-9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5-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2-9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 50312-2007

    《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YD/T 7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环境电磁卫生标准》 GB5175-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88

    《通风和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63-2007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07

    《气体灭火系统及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A400-2002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9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261-98

    《气体灭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GB25972-2010

    五、机房建设项目

    机房工程的主要工程子项目为:

    5.1.1机房装修工程

    5.1.2 配电系统

    5.1.3空调系统

    5.1.4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

    5.1.5机房空调及新风系统

    5.1.6 消防报警系统

    5.1.7 机房动环监控系统及门禁系统

    5.1.8 硬件设备

    等共包括八个系统的设计。

    机房的环境技术指标:

    1、供电系统

    电压变动范围380V/220V±5%,频率变化范围50HZ±0.2,波形失真率≤±5%

    2、机房环境要求(A级)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开机时:

    温度

    变化率

    凝露

    湿度

    22℃±1 ℃

    <5℃/h

    不得

    40%---55%

    ?;保?/b>

    温度

    变化率

    凝露

    湿度

    22℃±1 ℃

    <5℃/h

    不得

    40%---55%

     

    3、噪声:

    有人值守的主机房和辅助区,在电子信息设备?;?,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的噪声值应小于65dB(A)。

    4、电磁干扰:

    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不应大于126db;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尘埃(粒径≥0.5微米)<18000粒/升。

    5、振动:

    在系统?;跫?,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方向的振动加速度不应大于500mm/S2。

    6、静电:

    地面、吊顶、吊顶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露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

    7、照度:

    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的平均照度为≥500勒克斯(离地面800mm处),辅助房间的平均照度为≥ 300勒克斯(离地面800mm处),应急照明(蓄电池)的平均照度为≥50勒克斯(离地面800mm处)。消防疏散指示照明的平均照度为≥5勒克斯(离地面800mm处)。

    电压、频率允许变动范围:

    单相220V+4%—220V-8%;50HZ±0.5HZ。

    瞬间变动电压不能超过220V±15%。

    接地电阻:

    8、地线系统

    交流工作接地﹤1Ω;

    计算机系统直流工作接地﹤1Ω;

    安全?;そ拥丞?/span>4Ω;

    防雷?;そ拥丞?/span>10Ω(处在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群中可不设此地)。

    联合接地电阻﹤1Ω;

    9、防火要求

    机房装修材料采用无毒、无刺激性、不燃、难燃、阻燃材料,且应能防潮、吸音、不起尘、抗静电;充分考虑环保因素,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自身健康。防火区四周应采用具有防火性能的材料,主要区域在吊顶内,静电地板下、吊顶与静电地板之间采用自动消防报警灭火系统。

    第二章  机房装饰系统


    2.1 系统概述

    本机房总面积约53m2,划分为以下几部分:主机房、操作间、配电室、机房室内装潢设计遵循的原则:体现出作为重要信息汇集地的室内装潢特点;在充分考虑计算机系统、通讯、空调、UPS等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的前提下,达到高雅、大方、简朴的风格;机房室内装潢基本格调要简明、淡雅、柔和。

    机房结构装饰包括吊顶、墙柱体、地面、隔断墙、门窗等工程,机房的基本结构组合必须具备防尘、抗静电、阻燃、绝缘、防漏水、隔热、保温、降噪等功能,在设计、施工、选材上均应重点考虑这些要求。办公区的结构装饰必须要与机房装饰相协调。

    2.2 吊顶工程

    本信息中心机房、操作监控室我们设计的是铝合金微孔方形吊顶板(600*600*0.8)。主要区域设计标高为2.8米,天花以及梁、墙沿上部进行防尘、防静电、保温隔热处理。吊顶要坚固、平直,并有可靠的防锈涂复。金属连接件、锚固件除锈后涂两遍防锈漆。

    吊顶上部安装着线槽和管线,也安装着消防灭火的气体管路及新风系统风管。在吊顶面层上安装着嵌入式灯具、风口、消防报警探测器。

    2.3 地面工程

    在各类计算机机房的组建中,活动地板是个很重要的结构件之一,可使机房地板下组建成一个地下空间。在活动地板上可安装各类计算机等设备,而在地板下的空间则可用来敷设联结各设备的电源、网络互联管线、集成监控信号线管等设施。同时可作为精密空调的送风静压风库。通过地板上设置的送风口,利用静压复得法,把冷却空气送至计算机设备,保障计算机的安全运行。

    活动地板因其具有可拆性,所以对网络的建设、设备的检修及更换都很方便。所有连接电缆都从地板下进入设备,便于设备的布局调整,同时减少了因设备扩充或更新而带来的建筑设施的改造。

    在机房区域铺设进口优质防静电地板,具体设计:所有设计区域采用具有消音的进口超强架空性能的600*600*35全钢架空活动地板,地板架空高度为0.3米?;康匕逑陆蟹莱?、净化、保温处理,周边采用不锈钢材质踢脚板封边。在活动地板上安装各类计算机设备,而活动地板下的空间则作为空调的静压送风通道,空调系统的送风通过活动地板上所设置的风口,把风送至机房内的设备进行热交换。既增加了机房内的整齐、美观,又便于工作人员通行,给人以舒适的感觉。精密空调区楼面作一道20mm级塑胶保温板,上敷一层单层铝板,再铺抗静电活动地板。

    ◆地板安装要求

    在安装地板的过程中,地板与墙面交界处,需精确切割下料。切割边需封胶处理后安装。地板安装后,用不锈钢踢脚板压边装饰。

    活动地板安装一定要做到表面平整、接缝严密。在围护结构上尽量不留孔洞。若有孔洞如穿线管、线槽,则要作好封堵,要绝对保持围护结构的严密,解决防鼠问题。  

    抗静电活动地板要求达到防火A级,采用国产优质耐磨贴面,各项指标满足《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10796-2001)、《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95)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局部修订)》(GB50222-95)的要求。静电地板的性能指标如下:

    防静电

    地板

    名称

    防静电全钢架空活动地板

    规格

    600×600*35(长×宽*厚)

    厚度

    ≥35mm

    集中负荷

    ≥3560N

    分散承受力

    ≥17000N/㎡

    重量

    43.5公斤/㎡

     


    在地板下的墙面、柱面、地面均刷涂防尘漆两遍,全部水泥面均经刷漆处理,保证空调送风系统的空气洁净。            

    尺寸

    600x600 ± 0.3 mm

    500Hz行走噪音

    22dB

    板芯厚度

    38 mm

    浸水24小时后变形

    <2%

    平面度

    <0.3 mm

    最大吸水率

    25%

    每块板重量

    12 kg ± 3%

    防火等级

    难燃B级

    地板系统重量

    37.5 kg/m2 ± 3%

    支架高度300mm

    阻然时间

    F30

    密度

    1500 ±50kg/m3

    系统电阻

    8.03×107Ω

    集中载荷

    5560N

    挠度

    <0.75

    均布载荷

    33000N

     

     

    2.4 机房保温

    计算机机房的冬季保温、夏季隔热以及防凝露等技术问题是机房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在夏季,室外温度较高,空气相对湿度大,机房内外存在较大的温差,这时如果机房的保温处理不当,会造成机房区域两个相邻界面产生凝露,更重要的是下层天花的凝露会给相邻部分设施造成损坏而影响工作,同时会使机房区域的精密空调的负荷加大,造成能源的浪费。在冬季,由于机房的温湿度是恒定值,此时相对湿度高于室外,机房的内立面墙及天地平面产生凝露,使机房受潮,造成墙立面及天地平面建筑结构造成损坏,而影响机房的洁净度。

    地面保温工程在机房专用空调送风区内地面粘贴一层20mm级塑胶防火保温材料,上敷一层镀锌铝板。即在已完成平整度处理的楼面上铺橡塑板,之后再橡塑板上铺装一层铝板。

    采用上述措施,首先完全可以实现地板下强冷送风静压箱保温隔热、保持洁净度的基础要求;其次,钢板平滑的表面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风阻,保证空调送风的通畅,送风噪音也会微乎其微。

    2.5 墙柱面工程

    机房墙面装饰材料要求具备屏蔽、防静电、隔声、防火、隔潮、隔热和减少尘埃附着的功能。本机房内的墙、柱面全部采用单面内夹石膏板保温隔热彩钢板材料贴面,彩钢板之间接缝为密拼自然缝隙,整齐美观。电池间墙面采用乳胶漆,刷三次环保乳白色乳胶漆?;壳蛴胪獠恐淙扛衾?,敷贴保温材料,防止夏季外部结露。

    2.5.1墙柱面设计

    机房的墙面和柱面采用彩钢板装饰,内墙填充岩棉绝缘层,具有防火及隔音功能,强耐火极限不低于2h。装饰便于清洁、美观简洁的踢脚线?;克⑷榻浩峋璉CI处理的形式,防静电漆面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以利于静电泄放。围护结构均满足耐火0.6小时,耐压1200pa的要求。

    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为:顶棚A级、墙面A级、地面B1级,隔断B1级,灯饰、家具、窗帘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低于B1级。

    2.6 门窗工程

    机房不设置外窗,建筑设计上已有外窗需作密闭处理,确保良好的气密性?;壳蛑鞒鋈朊挪捎眉准陡种史阑鹈??;壳蛴氩僮骷浼芭涞缡抑浒沧安恍飧治蘅虿Aё杂擅?。

    2.7加固工程 

    由于建筑的使用功能改变,实际荷载发生变化,需要对原建筑的结构荷载进行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出合理的加固方案,以满足机房使用需求。一般机房区对建筑承重要求500kg/m2。在本方案中主要考虑UPS、精密空调、电池柜的设备底座,具体做法是在静电地板下用槽钢做精密空调、UPS电池柜的固定支架。钢架尺寸与设备外形匹配,并做除锈除油、2遍防锈底漆、黑色面漆处理。

    2.8 隐蔽部分工程 

    针对装饰工程中的隐蔽工程,系统设计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隐蔽部分材料采?。?/span>A、墙体部分作防潮处理,B、部分非阻燃材料涂刷防火涂料,C、所有隐蔽用材必须符合机房用材性能的指标,做到不起尘、阻燃、绝燃,不会产生静电,牢固耐用并无病虫害发生。

    2.9 机房防水工程 

    机房专用空调安装时,地面采取防渗漏处理,其上下水管均从空调下直接下至下一层吊顶进入卫生间,避免其直接穿越机房。上、下水管采用复合铝塑盘管,对空调和有可能发生漏水的地方加漏水监测。

    2.10 机房防鼠防虫工程 

    机房内切实做好防虫、防鼠处理,所有孔洞、门窗密封处理。

    2.11 机房防电磁辐射工程 

    全钢架空活动地板下作静电接地?;磕诮鹗舻匕?、支撑脚、金属天花、墙面抗静电彩钢板,墙面板背面均做有效的电气连接并分别连接到大楼联合接地汇流排,形成法拉第笼,有效的防止电磁干扰。

    机房施工中所有线缆均穿金属管,且保证管道电气接地通路良好;使用金属软管作为过渡连接时,尽量减少接头(不多于两个),并使接头深度嵌入,这样能够保证所有接头部位形成低阻位,有效减少非连续接头部位产生的漏磁通。

    机房内所有电缆、电线、信号线全部采用地板下敷设,不作墙体内埋设,防止电力线与楼体混凝土钢结构产生耦合干扰。

    交流工作地、安全?;さ夭捎么舐サ鹊缥涣辖拥靥?,形成良好电气接地网。

    直流工作地采用机房地面上安装均压带,网格状布置,保证有效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解决设备外壳静电荷有效泄漏的问题。

    对动力配电柜(盘、箱)的母线输入端加装防浪涌、防过电压、防细小雷电流避雷器。


    第三章  空气调节系统

    3.1 机房环境特点

    计算机的可靠运行与机房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即机房温度、湿度、洁净度及控制精度,这必须由长期可靠运行的精密空调系统来保证。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功能越来越强和运算速度越来越高,而计算机箱越来越小型化,机柜内的电子元件集成度越来越高,单位体积热量越来越大,使得对机房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否则可能造成电子元器件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完全损坏。因此,在计算机房的设计中,精密空调工程的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

    3.2 机房空调配置

    序号

    项目

    设计标准

    1

    温度

    24℃±2℃

    2

    湿度

    45%—65%

    3

    温度变化率

    ≤5℃/h,不结露

    4

    制冷量

    ≥12000W,节能

    5

    新风量

    风量≥300m3/H

    6

    尘埃

    粒度≤0.5U/㎡(静态条件下),灰尘颗粒直径应不大于10微米

     

    3.3.3机房专用空调介绍

    风冷式机房专用空调,下送风上回风,单台制冷量≥13KW,显热比≥0.95,湿度调节范围:20%~80%RH;

    ? 24℃dB 50%RH工况下,单台空调的系统总冷量≥13KW,风量≥8000m3/H;温度调节范围:+5℃+40℃;

    ? 为了精确控制机房温度和最大限度的节能,机房专用空调应具有高效节能性,压缩机具有较高的能效比,要求采用变容量制冷技术以及精确温湿度控制技术的谷轮高效数码涡旋压缩机机组。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采用双蒸发器组成的大面积“V”型蒸发器,蒸发器的迎风面积应≥1.99m2(70KW对应蒸发器的迎风面积应≥2.54m2),并应采用内螺纹紫铜管、亲水开窗铝箔结构,增强换热效率;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采用上送风的送风型式,并采用独立的风机系统,风机的电机和风扇数量一致;为提高风机效率及可靠性,应采用AC后倾风机。风机应能够方便的从机组正面取出进行现场维修,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 机组应安装有快速除湿装置,以减少空气过冷及热补偿的能量损失;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应具备电子再热器,标配电加热不小于6kw,为提高加热器的效率,应采用全铝翅片式电加热器且带功率分级控制功能,可依据再加热需求输出合适的加热量,确?;炕肪车奈榷?、节能;

    加湿系统应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极式加湿器,加湿器的加湿能力不小于6Kg/H,加湿迅速,适合各种水质,不易结垢;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应安装G4级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应便于更换,过滤器应符合美国ASHRAE52-76或Eurovent4-5标准。所安装的过滤器应保证机房的洁净度达到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要求(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微米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

    ? 采用智能控制器,具有分组联动功能,支持备份、轮询、避免竞争运行;

    具有LCD大屏幕多行中文显示器,能记录并显示过去30日以上温湿度曲线,具有图形显示机组内各组件运行状态的功能;

    ? 应具有带日期和时间故障报警记录储存的功能;

    ? 机组供电电源故障重新来电时,可自动和人工启动机组;

    ? 机组应具有过压、欠压等报警及故障诊断,告警记录功能,以及自动?;?,自动恢复,自动重启动等功能;

    ? 每台机组都应具有独立的控制系统、显示器、加热器、加湿器、独立的温湿度传感器,以保证每台机组的正常运行及高精度运行;

    机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15万小时,要求提供相关检测报告。

    机房专用空调系统应为环?;?,应采用R407c环保制冷剂。


    3.3.4配置方案

    空调机组室内机安装在机房内,因机房位于大楼2层,大楼总共九层,因此室外机安装在机房屋顶平台(在安装时要考滤屋顶平台的承重,屋顶用水泥找平后,架设用槽钢制作分散压力的基座)或者大楼一层??盏骰槭夷诨捎蒙纤头?,通过空调下部的地板下通风箱将冷风送到机柜下部。

    由于采用上送风机组要求空调机组下部的地板高度应高于250mm,考虑到空调回风和机柜的高度,地板至吊顶的高度应不小于2.6米。

    根据机房热负荷及面积,建议用户采用1台精密空调机组,制冷量约为13KW,可满足机房对于冷量以及风量的需求。


    第四章  机房新风系统

    4.1 系统概述

    机房新风系统主要作用:1)给机房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2)维持机房对外的正压差,避免灰尘进入,保证机房有更好的洁净度。

    本次设计结合用户要求和建筑条件综合考虑,新风机位置配合空调系统和室内结构而进行合理布局。

    4.2 新风机选型

    计算机机房新风量大小对空调净化系统的影响:

    ▲ 新风量大的优缺点:

    优点:1)较易维持机房的正压;

    2)可供给工作人员较多的新鲜空气。

    缺点:1)在我国许多地区,夏季新风热、湿负荷均较大,若新风量大,将会给空调系统增加较大的负担;例如夏季若将5000 m3/h新风处理到机房内的状态(温度23℃、相对湿度55%),北京地区需冷负荷57.5kW,浙江地区需冷负荷72 kW。

    2)在较寒冷的地区,若冬季新风量大,所需的加湿量和加热量均较大。例如冬季若将5000 m3/h新风处理到机房内的状态(温度20℃、相对湿度55%),北京地区需加湿量43.8kg/h;大型机房专用空调机每台的加湿量仅8-10kg/h,若新风量大将给空调系统增加很大负担。

    在较寒冷的地区,冬季若直接将大量新风未经加热直接送入机房,当新风温度低于机房露点温度时易引起结露现象,此时须将新风加热后再送入;若新风量大,所需加热量大,造成能源的浪费。

    3)新风量大,所需新风过滤器数量多,初投资和维护工作量均较大。

    新风量小的优缺点

    优点:1)夏季处理新风所需空调负荷小,冬季所需加湿量和加热量亦小,节省初投资和运行能量;

    2)所需新风过滤器数量少,初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均较小。

    缺点:较难维持机房所需的正压值。若机房正压值低甚至是负压,机房的温湿度和洁净度很难维持;室外未经处理的空气通过门窗等缝隙直接进入机房,夏季在较潮湿地区造成机房相对湿度过高,冬季在较寒冷地区造成机房相对湿度过低。由于室外空气未经过滤经缝隙进入,机房洁净度亦无法保证。

    为了节省成本,充分利用现有新风系统,在稍作改造的前提下,依据GB50174-2008规范,建立满足机房7×24运行要求的新风系统。

    在机房区域安装新风系统,目的为更换室内不新鲜空气、补充氧气、维持机房正压。新风系统应能够滤除空气中的杂质和灰尘,并具有湿度预处理、消声与减振、保温防结露功能。新风量依国家规范设计。本次项目新风机采用吊顶式暗装方式,不影响室内装修,安装维修简单。



    第五章  机房配电系统

    5.1 系统概述

    1、供配电系统:

    机房供配电系统为机房的动力电源,机房内的设备的重要性要求有个可靠的供电系统,整个合理科学的配电管理设计为机房安全、稳定的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完善的计算机供配电系统是保证计算机设备、场地设备和辅助用电可靠运行的先决条件。

    2、UPS 不间断电源系统:

    完善的计算机供配电系统是保证计算机设备、场地设备和辅助用电可靠运行的先决条件,即在正常工作时间内不允许有断电情况的出现,可以保证机房内的重要设备24小时的不间断供电。以免市电的中断对设备造成损害及对企事业单位带来损失及正常工作的影响。

    3、防雷接地系统:

    ?;ぜ扑慊磕谏璞该庠饫椎绾屠擞康缌鞯那趾?,对机房正常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雷击和浪涌电流入侵的危害:

    1)雷击造成的危险过电压--雷击可能产生危险过电压,损害沿途线路上的设备。

    2)浪涌电流的危害--浪涌电流侵入设备内部,极易造成设备的损坏。

    3)地电位反击的危害--建筑物的底部接闪装置(如避雷针、避雷网等),遭受直接雷击、在接地电阻的两端就会产生危险的过电压,若配置不当,则由设备的接地线引入设备,造成设备的损坏。

    雷击灾害的防避:

    防雷可分为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外部防雷—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内部防雷—需对进出各?;で慕鹗艄艿?,电缆等进行相互连接和通过电涌?;て飨嗔?,实现等电位连接。

    5.2 设计依据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5修订

    GBJ11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

    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B/T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EIA/TIA-568A《商用建筑线缆标准》

    EIA/TIA-569《商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结构空间布线标准》

    ISO/IEC11801-95《信息技术互联网国际标准》

    EN50173《通信布线系统信息技术欧洲标准》

    GB/T7427-87《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

    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设计标准》

    GB5200-94《工业企业通信地设计标准》

    GB6510-8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视分配系统》

    GB1123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C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9361-93《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2887-89《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

    GB50034-199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5.3 供配电系统设计

    宜章分公司调度业务用房中心机房中用于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动力设备与UPS系统应由不同回路配电,为了确?;康缭垂┯Φ陌踩煽啃?,机房供配电采用专用配电柜,按功能分为市电总配电柜、UPS输出总配电柜。

    利用原有的UPS,该组UPS采用双总线方式输出,为主机房内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供电。UPS有自动和手动旁路装置,两路总线各三相都输出到每个机柜,从机柜的两路输入总线中各取一相作为支路输出到每个电子信息设备机柜,所有支路输出断路器具有调相功能,以根据机房设备使用、增加和调整的情况,能够通过在线变更部分机柜取电而确保三相平衡,对于单电源设备,则通过STS技术转换利用双总线机制提供高可靠的配电功能。为确保输出端中性线与PE 线之间的电位差满足小型机等设备安装要求(<1伏),配备隔离变压器。

    本机房所采用的线制为三相五线制,其三相额定电压为380伏,单相额定电压为220伏。供电频率为50HZ。电子计算机房供配电系统应考虑系统扩展、升级的可能,并应预留备用容量。

    TN-S供电系统安全可靠,适用于工业企业与民用建筑等低压供电系统,因此本次机房的配电系统选择TN-S系统。

    5.4.1 配电结构

    机房的配电系统设计为"2路市电十UPS不间断电源"的供电方式,预留发电机接口?;磕谥饕璞覆捎肬PS不间断电源供电方式,机房内维修测试插座,空调、照明等动力系统采用市电供电方式;

    1、机房设备的供电

    对于计算机房内的主机和网络设备而言,干净、不间断的电源供应是极端重要的。但公用供电系统不可能提供不间断的高质量电源,因此可靠的解决办法是采用不间断电源(UPS),UPS不仅保证可靠的连续供电,而且UPS输出是绝对稳定,没有瞬变和谐波。

    UPS电源的主要用电设备包括:

    ◆主机、网络设备、小型机、微机及服务器

    ◆计算机外设(如:磁盘机、激光打印机等)

    ◆服务器

    2、计算机设备配电

    计算机专用插座选用特殊工程塑料制成,具有阻燃、耐高温性能的电源分配单元(PDU)。

    临时用电可通过墙面暗插获得(采用市电)。

    5.4.2 强电路由敷设

    机房内所有强电走线采用金属桥架,配以金属软管、金属管道、86型接线、分线盒。并采用下走线方式。所有至灯具的照明支线均采用ZR-VV-型2.5mm2导线,在吊顶内穿钢管敷设。

    不同回路的导线严禁在同一根管内敷设;严禁管内只穿一根相线或零线,杜绝涡流现象。

    5.4.3 强电电缆选型

    1、机房装修内配线电缆载流量受环境温度及电缆并列成束敷设的影响,取环境温度为+40℃时载流量。

    2、各用电负荷配电线、电缆均敷设在地板下,全部穿金属管或在金属桥架内敷设,电缆末端穿金属软管。

    3、所有电缆、电线选用阻燃电缆。

    4、所有照明及应急照明支路管线均采用阻燃电线。

    5、所有金属线糟和电线管均可靠接地。

    6、载流量留有30%的余量,考虑后期机房的升级及满足增设设备所需的电缆。

    7、所有电线电缆没有接头、断头、焊点。每个电缆两端均加以套环标记。

    8、UPS输出回路电缆采用电缆规格为4 mm2、6 mm2;市电照明输出回路电缆采用电缆规格为2.5 mm2、4 mm2;精密空调输出回路电缆规格ZR-VV-4*16+1*10。

    9、机房内所有市电维护插座规格为250V/10A,安装高度300毫米,所有二、三孔插座、开关均采用国产优质品牌。

    10、机柜内电源工业连接器、PDU通过地板下走线桥架直接连接到配电柜空开。

    5.4.4 UPS不间断电源系统

    (1) 要求配置一台可扩容至60KVA??榛疷PS主机。随着机房设备的增加,可通过增加??槔丛黾覷PS功率。单个功率??椤?5KVA;本次要求采用≥2个功率???N+1并联冗余),以保证供电的安全与稳定(并机可以共用电池组,而且电池数量可以调节),系统要求电池总容量达到20KW维持4小时及以上;

     (2) UPS必须符合以下参数要求:

    本项目UPS系统均采用工业级集中UPS供电方式,备用电源由电池组组成。

    1、 UPS电源须采用在线式双转换结构,采用先进的DSP控制技术;

    2、 机器应内置并机功能,不需要增加外部附件,方便用户进行低成本的系统扩容。支持380/400/415VAC,50/60Hz电网体系,供给负载的电源是外供交流电源经UPS整流、逆变后输出380V/220V交流电源。

    3、 智能电池管理系统应采用智能化充电控制方式,根据电池类型和电池的使用状态来选择最优的充电方式,使电池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并定期自动对电池做充放电管理。具有过充电和过放电?;さ裙δ?,以?;さ绯夭⒓笆毕蚬芾碓狈⒊錾獾绫ň?,同时及时启动?;?;用户应可直接通过面板按键和LCD显示屏浏览、设置电池充电方式,方便快捷地实现智能化管理,保障电池高效稳定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4、 UPS须采用集中的网络管理。电源网管实时监视UPS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报警信息。当发生故障时,通过提示画面和声音进行报警,并可查询故障节点。UPS要求配有通讯卡。

    5、 主机要求采用高频机,整流器采用IGBT,具有PFC功能,输入功率因数≧0.99,输入谐波电流小于3%,整机效率大于95%,绿色环保,高效节能


    (3) 蓄电池要求:

    为保证今后的检修和维护更换的方便性和散热通畅,降低地板承重要求,电池柜架要求采用开放式外观架式结构,根据所配电池规格及机房空间进行合理设计电池架,保证安全牢固,并考虑今后扩充需求。

    为保证UPS系统后期维护的一致性,投标主机与蓄电池建议为同一品牌,不接受OEM产品,并提供蓄电池厂商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蓄电池制造商与UPS制造商营业执照法人为同一人并出具相关证明文件。

    要求采用品牌电池,12V密封的阀控铅酸免维护电池,设计寿命应不小于5年。寿命:浮充运行情况≥5年,电池需提供原厂3年质保。

    5.4.5 机房照明

    5.4.5.1系统概述

    计算机机房主要依靠人工采光,计算机房照明质量的好坏不仅会影响计算机操作人员和软硬件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而且会影响计算机的可靠运行。工作位置排列与工作人员的方位要求同灯具排列联系尽量避免直接反射光,避免灯光从作业面至眼睛的直接反射,损坏对比度,降低能见度。

    照明系统分为一般照明、备用照明与疏散指示照明三种。一般照明与疏散指示照明电源由市电供电,机房区照明灯具选择部分灯具或灯管作为备用照明灯具,平时由市电供电,市电断电时转换为UPS电池供电。备用照明线路单独走管穿线。

    机房内照明设计大于500LUX,备用照明设计大于50LUX,安全出口标示灯照度设计大于0.5LUX。

    整个机房区照明灯具通过墙面跷板开关控制灯具的开启。灯具采用分区分散控制的原则,以利于节能。

    机房内所用灯具均设有接地线(PE线),应严格接地,保障用电安全。

    5.4.5.2光源灯具选择

    (一) 一般照明

    所有设计区域灯具均采用600*600格栅日光灯,吊装于机房顶部。并安装与设备通道上方,以满足整体机房的照明效果,避免灯具在机柜顶部,详见照明灯具布置图。

    为使计算机的显示屏画面清晰,照度不可过亮,否则反差减弱影响观察?;垦∮?/span>600×600计算机机房专用无眩光反光片嵌入式格栅灯,具有分光柔和、照度均匀、无眩光、无方向性、无启动电流干扰、便于维修的优点。

    (二) 备用照明

    在机房内的一些区域需要设置应急事故电源。在停电的情况下,应急事故电源提供照明,保持机房内最低限度的照明(事故照明亮度为一般照明的1/8)?;壳彰魃璞覆糠值凭呋虻乒茏魑闭彰鞯凭?,平时由市电供电,市电断电时转换为UPS设备供电,应急照明线路单独走管穿线。

    5.4.6防雷接地系统

    5.4.6.1 防雷方案

    根据计算机场地防雷规范,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数据处理设备的电源必须采取防雷、防浪涌措施,以防高电压的侵入,对设备造成危害。本次机房设计我们采用的是“普天鸿宇”的产品。

    在机房市电总配电柜选用V25-B+C/1+NPE二级浪涌?;て髯龆侗;ご胧?。

    在各个区域配电柜总进线处选用PDU插座做三级?;ご胧?。

    注意事项:

    1)电源系统防雷器的安装,接地引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6mm2具有绝缘外护套的多股铜线。

    2)防雷器的接地引线不宜超过1.5m,宜短直,就近可靠接地。

    接地引线与地线排的连接使用铜鼻子,用螺栓加装梅花垫片拧紧,以确保接触可靠。

    3)所有接地引线与地线排的连接使用铜鼻子,用螺栓加装梅花垫片拧紧,以确保接触可靠。接地引线与地网的连接宜焊接。

    5.4.6.2 接地系统

    智能建筑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以及良好的接地系统?;可栌兴闹纸拥匦问?,即:计算机专用直流逻辑地、配电系统交流工作地、安全?;さ?、防雷?;さ?。本次设计考虑直流逻辑地、交流工作地、安全?;さ?、防雷接地均利用建筑物本体综合接地体。

    技术要求:

    直流工作接地≤1Ω

    交流工作接地≤4Ω

    安全?;そ拥?/span>≤4Ω

    防静电接地≤10Ω

    防雷接地≤10Ω

    机房设置接地系统采用大楼综合地。直流接地单独设接地极。

    系统设计:

    为节省投资和保证最佳效果,系统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和施工方便,充分利用建筑物的各种结构条件,交流接地及安全?;さ夭扇〗ㄖ锪辖拥胤绞?,接地电阻≤1Ω。直流接地设置单独接地极。

    机房设备专用接地网:在机房内采用3×30mm 铜排做等电位网;所有设备的交流供电地、安全?;さ?、直流地、防雷地分别采用BVR4m㎡、BVR6m㎡、的电线与等电位网作等电位连接;等电位网采用BVR50㎡电缆与大楼主钢筋可靠连接(单点接地);凡是进入机房的金属屏蔽电缆的屏蔽层,金属线槽等均与等电位网作等电位可靠连接。

    机房内地板下采用3mm×30mm紫铜带接地网格,墙面和天花也用厚铜带围绕一圈后用地线将各金属构件接到接地铜带。各金属构件需保持电气可靠的连续性。各网格最后用粗地线接到接地汇接箱。

    机房内所有电气设备外壳、金属管道、金属接线盒等均应进行接地处理?;疃匕逯Ъ?、隔墙龙骨、吊顶龙骨均应进行接地处理,以保证静电泄漏。


    第六章  机房环境集中监控系统

    6.1 项目目标

    机房监控管理平台是随信息化建设应运而生的,它是机房环境监控管理服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结合的完美体现。在进行系统建设时,我们采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对机房的环境结构、服务需求、设备内容和管理模式等四个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提供一个稳定可靠、投资合理、高效方便、舒适安全的机房环境。

    6.2 项目需求

    监控系统需要对机房供配电系统(包括UPS、配电柜、开关量、电量指标、电池状态)、环境系统(机房精密空调、基站空调、新风、漏水检测、温湿度监测)、布线系统、消防系统(消防报警监测)和安全防范系统(门禁、视频安防、入侵报警等监测)进行现场监控,并通过工控式主机的数据管理、远程管理等辅助手段对机房进行全面、实时、智能、科学的管理。另外系统还同时支持C/S、B/S方式,管理人员可方便的通过网络监测机房现场情况,经过授权可对机房内的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6.3 实现方式

    根据该项目的基本要求,监控系统采用公司的机房监控系统,在中心机房架设1台工控式服务器,实现对前端机房的设备、环境等进行集中管理。通过内部连通的网络,值班管理人员可在中心机房随时了解到各机房内设备和环境运行状况,并实现统一人员调度。

    6.4 系统结构

    本项目中整个机房监控系统主要由本地监控站及机房内各种智能设备、远程WEB(IE)浏览站组成。以下将进行详细介绍。

    监控系统结构图如下:

    郴州昊天科技贸易有限公司,昊天科技贸易,郴州软硬件开发,LED显示系统,多媒体会议室,安防工程设计,机房建设系统,舞台灯光音响系统, 


    6.5 系统组成

    如监控系统结构图所示,整个系统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工控式主机、WEB浏览、传输网络。

    ü 工控式主机:负责对机房内采集到的所有数据的存储、统计、分析,显示监控画面,处理所有告警信息,记录报警事件,通过电话语音、手机短信等输出报警内容,发送管理人员的控制命令给各个机房,并在中心生成各种历史数据分析报表,方便管理员进行分析。

    ü WEB浏览站:WEB浏览站的主要功能是在通过网络在远程主机上以WEB的方式进行浏览。工控式主机支持WEB浏览功能,从而便于管理人员随时随地了解机房的实际工作状况,实现远程管控一体化,在远程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浏览器,直接观看监控画面,并且该监控画面与本地管理服务器保持一致,通过该界面远程监控设备的运行状况。

    ü 传输网络:通过省人民检察院的内部网络,将各机房的监控系统连接在一起,各地提供网络接入口供监控系统使用,各机房之间均通过TCP/IP连接。监控管理平台与机房监控系统的实时设备数据传输占用极少的带宽,每个机房只需50K的带宽即可满足机房监控系统传输实时监控数据的网络带宽要求。

    6.6 机房监控内容

    6.6.1 配电监控系统

    机房的供电电源的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机房设备的安全,因此采用智能电量监测仪对各机房市电进线的供电参数实行监测非常重要。通过监视进线柜三相电源的相电压、线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参数。对于重要的参数,可作曲线记录,系统管理员和操作员可以通过历史曲线图查看每天的电压、频率、有功、无功的最大值、最小值、当前值及电压、电流峰值。通过分析有关参数的历史曲线,管理员能清楚地知道供电电源的质量是否可靠完好,为合理地管理机房电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暂定采用电量检测仪1台,可全面检测机房市电进线配电柜的电源参数(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实时检测市电供电的质量,当电源参数超过机房设备的安全电源要求时,系统即可提供及时的报警以便管理员及时地采取措施,同时通过供电参数的历史曲线可方便查看用户的实际供电的品质,为用户合理地管理机房供电提供科学的依据。

    6.6.2 UPS监测

    机房使用了1台UPS,实现对UPS的监控需要UPS厂家提供智能通讯接口以及接口协议,只需将机房现场的串口服务器与UPS通过智能接口进行连接,通过集中监控软件平台即可实时地监测到输入/输出相电压、输出电流、输出频率;整流器、逆变器、旁路、负载等各部分的运行状态与参数(监测内容由厂家的协议决定,不同厂家设备会出现所监控到参数不同的情况)。

    一旦UPS报警,系统将自动切换到相应报警UPS的运行画面。出现越限的参数将变色显示,提醒值班员注意,并立刻通过电话语音、短消息等进行报警。

    6.6.3 温湿度监测

    机房内放置着重要的服务器,对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都有很高的要求,由于原有已在机房内安装了温湿度一体化传感器,本次通过原有温湿度传感器提供的通讯接口将监控数据直接接入到串口服务器中,并在集中监控平台的系统界面上以图形形式直观地表现来。

    一旦温、湿度值越限,系统将立即监测到,监控平台的系统界面将自动弹出报警框,触发语音或短信报警等,提示管理员通过调节空调温、湿度值给机房设备提供最佳运行环境。并且还可以将一段时间内机房里的温湿度值通过历史曲线直观地表现出来,以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查看。

    6.6.4 空调监控

    机房中共使用了1台精密空调,通过精密空调配备的通讯接口板获取RS232/485智能接口。在厂家提供的通讯协议基础上即可对回风温度、回风湿度、温度设定值、湿度设定值、空调运行状态、风机运转状态、压缩机运行状态、加热器加热状态、加湿器加湿状态、压缩机高压报警、风机过载报警、除湿器溢水、加热器故障、气流动故障、过滤器堵塞报警、温湿度过高/过低报警、制冷失效、加湿电源/缺水故障、压缩机低/高压报警等运行参数进行监测,以及对空调的远程开机、关机,空调时间切换设定。(监测内容由厂家的协议决定,不同品牌、型号的空调可能所监控到的内容不同)。

    系统一旦监测到有报警或参数越限,将自动切换到相关的运行画面,并进行短消息发送。对于空调的重要运行参数,可进行曲线记录,用户可通过曲线记录直观地看到空调机组的运行品质。

    系统支持与温湿度进行联动,当监测到机房内温度过高,超过设定阀值,系统自动联动开启现场的空调调节机房内的温度,起到自动调节机房温度的作用。

    6.6.5 漏水监测

    根据用户的要求、场地的情况及为了方便用户今后的维护,本系统中采用一套英国安渡漏水检测系统,当有报警发生时,系统会通知机房管理人员准确的漏水位置,并在界面上形象的现显示,便于机房管理人员及时排除故障。系统本身包括:漏水控制器、漏水检测的其他辅助设备,在有可能漏水的空调水源周围,使用测漏感应绳进行围闭。一旦有水泄漏碰到测漏感应绳,系统在第一时间报警,监控界面自动切换到漏水监测画面上,发出语音报警,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排除漏水故障。

    6.6.6 门禁管理

    门禁系统主要由门禁控制器、感应卡识别系统、电控锁等设备组成。在机房安装门禁系统一套,需要将其纳入监控范围。

    通过对门禁系统接口开发,使门禁系统可以集成到统一的机房监控系统上,与监控主机联网组成在线式门禁监控系统。通过对门区、时段、时区的设置和不同组合,以及对不同人员的卡号、密码、权限等信息的设置,可严格管理对门禁的远程管理与维护,实时读取所有门禁记录资料。当有人请求通过验证进门时,监控系统对预先设定的权限级别进行判断比较,只有当此人拥有进入权限时才允许其进门,并且详细记录该进入人员的信息如姓名、门号、时间等。同时系统也可记录被验证为非法的报警记录。门禁系统的远程控制功能也体现在系统可远程控制门的开关状态,以方便管理。

    门禁系统功能

    通过监控管理平台及门禁控制器对进出卡持有人的用户信息进行定义,并保存在数据库中。当需要授权时,再将相关卡的信息下载致门禁控制器中,从而实现对进出人员的管理。系统对人员进出权限的控制主要通过对进出卡的管理来实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进出卡中包含的用户信息应包括卡号、用户名、工号、部门、级别授权、授权进出区域、有效日期、授权进出时段、卡有效状态以及个人照片等信息。进出卡的设置信息应即时下载至门禁控制器中,保证管理服务器故障时人员的进出不受影响。

    管理人员通过对进出卡的登记、注册、授权、变更、注销、挂失与解除挂失等操作实现对人员进出权限的控制。

    通过监控管理平台对门禁控制器内存进行读写,并下载相关授权信息,实现授权设定。

    区域授权:可以对已注册的进出卡设定其人员活动区域,按活动区域进行划分,即持卡人可以或不可以通过哪些门或通道。

    级别授权:系统允许用户将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进出时段按不同的级别进行划分与管理,可通过设定卡的级别来控制持卡人的进入区域权限以及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段等。

    组授权:系统支持组授权功能,对于不同的组可以定义在哪些时间段内可以通过哪些区域;既可以按实际的区域进行划分,也可以按级别进行划分。

    时间段授权设定:系统提供工作时间及非工作时间两种常用时间段选项,允许用户自己定义,并可根据特殊情况互相转换(如将调休日、节日由工作时间设为非工作时间),同时系统也提供自定义选项,允许以周为循环单位,从星期一到星期日、每天的0点到24点,允许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通过对时间段的设定,限制持卡人的出入时间。

    报警功能:当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具有报警功能。如:门长时间不关、通信中断或无效的卡开门等,管理平台会发出报警信号,同时保存记录。

    6.6.7 视频监控系统

     “数字硬盘录像监控系统”作为一个成熟的录像监控系统,采用了各种先进技术,实现了高质量的监控画面以及远程监控管理等丰富的功能,主机房、通讯机房、存储机房等的视频信息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下面我们将进行详细的介绍:

    机房监控系统作为一个成熟的系统集成平台,采用了各种先进技术,成功地将视频监控集成到机房监控系统的同一个平台中,实现了高质量的监控画面以及远程监控管理等丰富的功能,将机房的视频信息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同时实现了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联动管理,如门禁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控制。下面我们将进行详细的介绍:

    ? 能够对现场情况进行图像动态实时监控;

    ? 在现场监控本地站,可看到连接到本机的全部监控点的分割图像,又可看到部分监控点的切换图像,一旦有重要情况发生,可全屏幕对重要监控点重点监视;

    ? 在监控中心管理站,如果拥有相应的权限,通过电子地图可以调阅任何机房内的视频信息,同时可以进行视频的远程查询与检索。

    支持高清晰画质,4CIF、2CIF、DCIF、CIF格式可选。

    ? 在现场监控本地站提供录像、报警、控制一体化功能;

    ? 字符显示功能,监视器上可叠加摄像机的编号、日期、时间等信息,且在关机后不会丢失。

    根据用户需求,录像本地存储容量为一个月,录像要求每路每秒25帧以上,每路每帧352X288或以上的分辨率。当硬盘存满时可从头开始覆盖,循环录像。

    ? 用户可随时从正在录像或播放的图像中捕获静态画面,并将画面数据进行单独存储或打印输出。

    ? 提供实时录像、移动或探测器报警自动录像、预设时间段录像、报警预录像等多种录像模式;

    ? 影像品质可调整;而且录影过程中可以调整影像参数(图像亮度,对比,饱和度、色调等);

    ? 报警功能:系统应支持视频侦测报警、探测器报警、录像可用空间接近临界值及误操作提示功能;

    ? 联动功能:当智能双鉴探头或者门禁系统发出报警信号联动摄像机进行拍照时,报警区域摄像机自动指向相应位置,现场监控本地站及时弹出现场图像画面,同时现场监控站开始录像。

    ? 系统应提供系统锁定和解锁功能,并可在系统无人操作预先设定的时间后自动锁定;

    ? 系统具有断电?;すδ?;



    6.7 现场监控设备供电设计

    鉴于所有监控设备使用的是交流220V供电,考虑到现场使用的市电存在瞬间断电的可能性,为保证现场监控系统运行的不间断性,以及监控数据的安全,在机房内的监控设备使用UPS电源。

     机房消防及报警系统

    7.1设计依据

    本系统参照国标GB50370-2005标准《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7.2设计范围

    本设计包括:主要机房、值班操作室、配电室。

    7.3设计说明

    7.3.1 主机房及配电室为防护区.

    7.3.2 气体控制器选用2区盘一台。

    7.3.3  防护区内安装火灾声报警器(即警铃),防护区门外上方安装火灾声光报警器及喷气门灯,以便火灾报警时人员及时撤离。

    7.3.4  手动按钮、紧急启/停按钮及手/自动转换开关安装在防护区门外,离地高度1.3~1.5M,工作人员便于操作。

    7.3.5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

    7.3.6  气体灭火控制器应安装在墙上,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3~1.5M,落地安装时,其底宜高出地坪0.1~0.2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

    7.3.7  气体灭火控制器应能将火灾报警信号、喷放动作信号及故障报警信号反馈至消防控制中心。

    7.3.8  控制导线采用单芯ZR-BV1.0mm,信号传输用ZR-RVS-2*1.5双绞线,线管保证接地良好。

    7.3.9  所有布线应采取穿金属管?;?,并宜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如明敷时应外涂防火漆?;?。

    7.3.10 系统布线完毕后用500V兆欧表对线路进行绝缘测试,其绝缘电阻应大于20兆欧。

    7.3.11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备的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软线,其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4MM2。

    7.3.12 系统采用工作接地,其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7.3.13 气体灭火报警联动系统供电要求:要求最少提供一路市电专用电源和备用电池自投供电;

     

    7.4产品的选择

    1)本系统设备选用七氟丙烷系列产品(HFC-227ea);

    2)灭火系统内喷咀采用ZF型全淹没喷头。


    7.5系统剂量设计

    1、设计范围:

    主机房区、配电区

    2、选用灭火方式:

    采用七氟丙烷无管网单元独立自动灭火系统方式,机房消防自控系统分为一个相互独立的?;で?。

    3、灭火剂用量计算

    A、确定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依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中有关规定,机房灭火浓度取C=8%。

        B、计算防护区的净空容积(m3):

           机房1:V=336

        C、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中七氟丙烷设计用量的计算公式:

                W=K·V/S)·[C/(100-C)]

           式中 W —七氟丙烷的灭火设计用量(Kg);

                K —海拔高度修正系数;(取K=1)

                C —七氟丙烷灭火设计浓度(%);

                S —七氟丙烷过热蒸汽在101Kpa和预防区最低环境温度下的比   

                     容(m3/Kg),

                V —防护区的净容积(M3);

           其中: S = K1+ K2T

           式中: T —温度(℃)

                K1 —0.1269              

                K2 —0.0005130      20℃时,S=0.13716;

           得防护区的灭火剂用量如下:

           机房1:    W = K·V/S)·[C/(100-C)]

    =1336/0.13716)[8/(100-8)]

    =213kg  

    4、灭火剂储存量计算

    由设计用量W=213kg,选用3套GQQ90L型柜式灭火装置,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90L钢瓶剩余量约为9.8Kg/瓶,则每瓶充装80.2 kg。

    5、泄压口面积计算

    Fx=0.15 Qx/郴州昊天科技贸易有限公司,昊天科技贸易,郴州软硬件开发,LED显示系统,多媒体会议室,安防工程设计,机房建设系统,舞台灯光音响系统,

    式中:A ——泄压口面积(m2)

     Qx ——七氟丙烷在防护区的平均喷放速率(kg/s)(Qx=W/t,t值为喷放时间,机房取8s)

          p ——围护结构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  取1200Pa

    机房1: Fx=0.15 Qx/郴州昊天科技贸易有限公司,昊天科技贸易,郴州软硬件开发,LED显示系统,多媒体会议室,安防工程设计,机房建设系统,舞台灯光音响系统,

    =0.1580. 2÷8÷34.64

    = 0.05

    6、设计参数及结果汇总

    A、柜式系统参数表

    序号

    防护区名称

    设计浓度(%)

    设计压力(Mpa)

    容积(M3)

    灭火剂量W (KG)

    120L

    瓶组

    喷射时间(S)

    浸渍时间(Min)

    1

    主机房、配电室

    8 %

    4.2

    290

    120

    2

    10

    3

    注:防护区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当防护区设有外开的弹簧门或配有弹性闭门器的外开门,其门的开口面积不小于泄压口计算面积时,可不需另设泄压口。

    B、柜式系统设备组成及系统示意图

    郴州昊天科技贸易有限公司,昊天科技贸易,郴州软硬件开发,LED显示系统,多媒体会议室,安防工程设计,机房建设系统,舞台灯光音响系统, 

    7.6 系统功能设计

    联动控制功能

    本灭火装置具有自动、手动及机械应急操作三种方式,火灾报警控制器可安装于操作室内,当气体灭火控制器接收到任何一个防护区内两个独立火灾报警信号时,延时30秒,控制器输出24伏直流电,使电磁阀(电爆管)动作,并启动相应防护区内预制灭火装置。防护区外门灯显亮,避免人员误入,同时控制器接收压力讯号器反馈信号,控制器面板喷放指示灯亮。

    手动控制状态下,当防护区发生火警时,控制器只发出一个独立报警信号时,不能输出动作信号,由值班室人员确认火警后,按下相应防护区外气体手动放气按钮,即可启动该装置,喷放七氟丙烷灭火剂灭火。

    机械应急操作方式,当某一防护区发生火警时,自动和手动控制都失去功能,值班人员可通过预制灭火装置内的安全梢按下启动,即可启动该装置,喷放七氟丙烷灭火剂灭火。


    系统的灭火过程

    发生火灾时,当一路探测器报警后,设在该防护区域内的警铃动作;两路探测器都报警后,设在该防护区域内外的蜂鸣器及闪灯动作;系统进入延时阶段,控制盘完成相关设备的联动控制。经过延时后,控制盘输出24V直流信号电源启动储气瓶组上的电磁阀,打开储气瓶组释放灭火剂气体,灭火剂沿喷射短管和喷头输送到防护区域灭火。如值班人员先于火灾探测系统发现火情,当用手提式灭火器或其它移动式灭火设备无法扑灭火灾时,可直接手动启动来灭火。如发现是系统误动作,或确有火灾发生但仅使用手提式灭火器和其它移动式灭火设备即可扑灭火灾,可按下设在防护区域门外的紧急止喷按钮,可以使系统暂时停止释放药剂。如需继续开启气体灭火系统,则只需松开紧急停止开关即可。

    系统的控制方式

    系统具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控制启动方式。

    自动控制方式

    当防护区长期无人值班或很少有人出入时,应将火灾报警控制器上的控制方式选择键置于“自动”位置,同时将防护区门外的手动\自动转换开关置于“自动”状态。此时控制系统处于自动工作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灾时,气体灭火系统自动完成防护区内的火灾报测、报警联动控制及喷气灭火整个过程。防护区内的单一探测回路探测火灾信号后,控制盘启动设在该防护区内的警铃。同时向FAS系统提供火灾预报警信号。同一防护区内的两个回路都探测到火灾信号后,控制盘启动设在该防护区域内外的声光报警器,经过30秒延时后,火灾报警控制器输出24V直流电,启动灭火系统。灭火剂经喷射短管和喷头释放到防护区,控制面板喷放指示灯亮,同时报警控制器接收压力讯号器反馈信号,开启防护区内门灯,避免人员进入,直至确认火灾已经扑灭。

    设置于防护区门外的手动\自动转换开关应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且应采取有效防止误操作的措施。在系统处于自动工作状态下,当报警系统误报警进入延时时间时,手动\自动转换开关应能停止系统喷放灭火药剂。

    手动控制方式

    当防护区经常有人工作时且有人值班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系统误动作,应将火灾报警控制器上的控制方式选择键置于“手动”位置,并将防护区门外的手动\自动转换开关置于“手动”状态。此时系统处于手动控制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器将探测到的火灾信号输送给控制器,控制器立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发出联动信号,但不会输出启动灭火系统信号,此时需要经值班人员确认火灾后,按下控制器上相对应防护区的紧急启动按钮,即可按预先设定的程序启动灭火系统,释放七氟丙烷气体进行灭火。这种手动控制,实际上还是通过电气方式的手动控制。手动启动后,系统将不经过延时而被直接启动,释放灭火剂。

    应急机械手动控制方式

    在发现火灾后,系统自动、手动两种启动方式均失灵的情况下,可直接手动启动储气瓶内实行应急机械手动控制方式,人为开启启动装置,进行灭火。

    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程序

    系统管网设计

     郴州昊天科技贸易有限公司,昊天科技贸易,郴州软硬件开发,LED显示系统,多媒体会议室,安防工程设计,机房建设系统,舞台灯光音响系统,

     

    本工程采用七氟丙烷无管网单元独立自动灭火系统方式,机房消防自控系统分为一个相互独立的?;で?,各气体灭火区域应设置声光报警器,机房门口上方应设置灭火指示灯,灭火系统的控制箱(柜)应设置在机房外便于操作的地方,且应有防止误操作的手动?;ぷ爸??;鹪直ň低秤肟盏鞯缭醇芭涞绲缭戳?,当有火灾报警时,自动切断供电回路。气体灭火系统的主电源用消防电源;备用蓄电池容量能保证在市电断电情况下仍可工作12小时。


    7.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介绍

    概述

    本方案中单元独立式系统中共有一个?;で?,火灾探测器布置形式为单层?;ば问??;勘;で坏幕鹪痔讲馄靼沧霸谔旎ò逑蚴夷诘囊徊?,机房智能灭火控制器放置在机房外,在各?;で瓒范懒⑻讲饣芈?/span>, 一路为感烟探测器,另一路为感温探测器,用来检测被?;で虻幕鹎?。当一路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时,报警控制盘和气体灭火单元上的相关分区的指示灯将亮,但气体不会喷出。当第二路探测器也发出火灾信号后,则声光报警器鸣响,自动灭火控制器开始工作,进入延时阶段(通常为30S),此延时阶段用于疏散人员和联动必要设备的动作(关闭空调等),延时过后,电磁阀打开,开始放气。

    火灾自动报警及自动消防灭火系统流程图:

    郴州昊天科技贸易有限公司,昊天科技贸易,郴州软硬件开发,LED显示系统,多媒体会议室,安防工程设计,机房建设系统,舞台灯光音响系统, 


    7.8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主要部件 

    七氟丙烷储气瓶

    七氟丙烷储气瓶是由灭火剂贮存容器、容器阀及所贮存的七氟丙烷灭火剂组成。

    1、用途:平时用来贮存七氟丙烷灭火剂,火灾发生时将七氟丙烷灭火剂释放实施灭火。

    2、结构:容器为锰钢或铬钼钢热轧成整体钢瓶。容器阀采用不锈钢与铜合金金属材料, 结构紧凑、流体阻力小,上有安全泄放装置,安全可靠。

    电磁启动器

    1、用途:安装在七氟丙烷灭火瓶上,按灭火控制指令,启动容器阀,用于容器阀与单向阀之间的柔性连接,缓解七氟丙烷灭火剂的流动冲击。

    2、结构:由电磁执行机构组成,其结构先进、作用力大、可靠性强、灵活机动,采用不锈钢波纹管和不锈钢丝网制作,两端采用球面密封形式。

    压力开关

    1、 用途:安装在气体喷射短管上,当释放七氟丙烷灭火剂时,压力开关动作,将信号送到放气灯、声光报警器和控制中心等部位。

    2、结构:由阀体、活塞和微动开关等组成。体积小、重量轻、灵活可靠。

    柜体  用途:用于存放灭火系统气瓶组。

    喷嘴  用途:安装于柜体表面,灭火时,将灭火剂均匀、准确的喷射到防护区。

    系统产品的性能特征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符合国际标准,灭火系统设备具有以下特性:

    技术先进性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在现行应用的气体灭火系统中,要求的喷放时间最短,因此其灭火剂的秒流量比其它灭火系统要大很多。所以灭火剂容器的阀门设计,需满足喷放的时间短的要求。容器阀是快开型结构,采用差动式的设计。差动式阀门设计,其关键是起密封作用的活塞两端面积比系数的确定。面积比太大,阀门动作灵敏性高,但密封可靠性降低,面积比太小,阀门密封性提高但灵敏性降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是用于重要场所的防护,灭火系统要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9.2可靠性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其设计寿命较长,一旦发生火灾,能立即启动释放灭火剂。因而其可靠性十分重要。

    手机扫一扫
    本站关键词:郴州昊天科技贸易有限公司,昊天科技贸易,郴州软硬件开发,LED显示系统,多媒体会议室,安防工程设计,机房建设系统,舞台灯光音响系统, 郴州昊天科技贸易有限公司
    联系人:毛先生
    手机:18673550711
    电话:0735-2274118
    地址: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骆仙西路西子山庄18座别墅
    在线留言(带*号为必填)
    • 姓名:
    • *
    • 电话:
    • *
    • 邮箱:
    • *
    版权所有:郴州昊天科技贸易有限公司
    湘ICP备2022015297号-1 技术支持:竞网智赢